悠然陽城綠正濃
2016-04-27 15:47:37 來源:
——陽城縣林業生態建設助力“悠然陽城”旅游
(李鵬輝)春滿大地,綠染陽城。行進在陽城縣鄉村公路上,入目群山疊翠,兩側林木蔥蘢,隨處可見黃黃的連翹花,紫色的紫薇花,粉紅的杜鵑花,淡淡的山桃花,蝶舞蜂飛、花香及鼻;村莊、綠樹、田舍環抱,白墻紅瓦、桃紅柳綠、極富濃情。時有三三兩兩的騎行者、戶外徒步的旅行者、駕車暢游的小康之家往來穿行,游山玩水、休閑野趣、食宿農家,領略盎然春色,暢享游玩樂趣。隨著該縣“田園城市、美麗鄉村”建設的穩步推進,“悠然陽城”旅游已初現成效。
為打造綠色生態縣城,助力全縣旅游發展,近年來,陽城縣立足林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富民強縣工作目標,緊緊圍繞“田園城市、美麗鄉村、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產業富民”工程和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等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狠抓造林增綠、綠色增收、森林資源保護三項核心工作,著力構建生態美、百姓富、環境優、實力強的幸福美好新陽城,全縣綠化質量明顯提高,生態成效日漸顯現,城鄉人居環境有了新的改善和提升,為“悠然陽城”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5年,該縣成功入選“國家園林縣城”,榮獲“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游名縣”、“中國最美生態觀光旅游名縣”稱號。
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國省造林工程和通道綠化建設為平臺,著力抓好一線、三圈、三河、三園、四路造林增綠工程。
“一線”即:致力采摘觀光、生態農莊、大地景觀營造,在磨董鄉村旅游公路沿線開展觀光林業建設。以村莊綠化、種苗基地林苗一體化建設、體驗景觀林營造為內容,立體式、寬幅度提升鄉村旅游公路綠化進水平。同時,以大地增綠、林地添色為內容,由煤礦企業對兩側重點區域可視荒山進行生態修復,全程綠化79公里,荒山綠化2000余畝,傾力打造“磨董百里畫廊”,為鄉村旅游增添美麗景觀。
“三圈”即:推進“身邊增綠”,在“城市綠道休憩生態圈、工業經濟生態圈、田園經濟生態圈”進行山、水、田、林、路綜合生態網建設。按照“構建城田相融、人城相宜、山水相映、田園牧歌、留得住鄉愁”的田園城市和美麗鄉村生態景觀構架,圍繞“三圈”,持續實施連接縣城六大山地公園的綠道建設,美韻公園至霍山田園城市道路兩側的生態農業采摘園建設和演禮工業園區中央大道、快速通道高標準綠化。目前,綠道建設已完成美韻公園至駿馬嶺公園10公里綠道全方位建設,駿馬嶺至虎頭山、美韻至鳳西公園綠道連接線路基工程建設15公里,建成生態小游園3座,景觀節點6處,休閑驛站2處;農業采摘園已栽植山楂、紅棗等經濟樹種栽植15000余株,中央大道、快速通道高標準綠化7公里,山水相宜的生態園林、田園城市景觀魅力已初步顯現。
“三河”即:結合水源治理,在沁河、獲澤河、蘆葦河流域實施生態公益林工程建設。持續進行植被恢復、封山育林、重點生態區域造林,見縫補缺,完善提高,建設林韻、山秀、水趣的郊野靚麗景觀,進一步裝扮河流生態,著力構建綠色環村繞河、山水相襯相融的生態陽城。
“三園”即:在安陽、北留、演禮打造綠色工業園區。按照現代生態園區化建設標準,打造特色、規范、干凈、靚麗的生態工業園。做足、做精園區周邊及通道景觀林帶,扮靚、扮美園區生產工作環境。
“四路”即:在陽翼、陽濟、陽云、陽楊公路沿線兩側,以“山上治本”、旅游廊帶建設為抓手,立足山增色、路添景、田增效建設思路,組織實施國省生態建設工程促進山上治本,組織實施干果經濟林建設促進田園增效,把陽翼、陽濟、陽云、陽楊“四路”打造成了展示幸福陽城的形象路、富民強縣的產業路、提神養眼的景觀路,為縣域旅游經濟、“悠然陽城”做好了生態鋪墊。
二、著眼轉型升級、富民增收思路,以穩規模、提質量、增效益為建設目標,統籌實施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綜合管理工程和特色經濟林建設。
為切實將林業產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富民增收的一項特色產業,該縣統籌實施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綜合管理工程,以整形修剪、中耕施肥、豐產管理、加強干果經濟林管護隊伍為主要內容,將町店鎮凌家溝、柴凹,潤城鎮何莊,鳳城鎮蒿峪,固隆鄉西莊等村列為核桃示范林建設樣板,逐年對全縣近4萬畝低產干果經濟林進行科學改造,目前,已完成核桃林提質增效8000畝,使該縣干果經濟林在質量和效益得到快速提升。
與此同時,立足市場、挖掘特色、培養優勢、普及推廣,規模建設特色經濟林。在磨董鄉村公路和田園城市道路沿線,建設1000畝以油用牡丹、山楂、皂角、雙季槐等為主栽品種的特色經濟林基地和以黑椋子、柿樹、櫟類、楸樹、元寶楓、欒樹等鄉土園林樹種為主的林苗一體化種苗基地試點,促進項目扶貧、產業增收、提高生態旅游和特色旅游景觀檔次。已完成董封、橫河、駕嶺、河北、蟒河等山區鄉村特色經濟林800畝。
三、突出生態保護、永續利用核心,以構建森林“三防”體系為、確保生態安全紅線抓手,加強森林資源保護,鞏固生態綠化造林成果。
栽樹容易栽活難,森林資源保護需要下大功夫。為了切實保護森林資源,確保森林資源安全,陽城縣以構建森林“三防”體系為抓實,不斷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力度。一是構建森林防火責任體系,保證森林資源安全。全面落實森林防火責任機制,著力狠抓森林防火責任狀的簽訂和落實,實行縣包鄉、鄉包村、村干部包人包山頭等方式,全面落實森林防火工作。同時,強化多種形式防火宣傳,開通防火短信提醒平臺,倡導獻鮮花、植紀念樹等文明祭祖,開展愛護“綠色家園”活動,關鍵路口增設防火檢查站,撲火專業隊伍24小時待命,定期開展“清墳頭、清林邊、清地邊、清路邊、清隔離帶”“五清”活動,嚴控野外火源,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災發生,保護了森林資源安全。二是構建病蟲害預防體系,將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將鄉鎮林業有害生物考核目標責任制納入了政府考核范疇,編制《陽城縣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明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責任、體系和科學措施,開展林業有害生物疫情普查68萬畝,防治柳毒蛾、松材線蟲等病蟲危害林地18235畝,有效防范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在我縣的滋生蔓延。三是構建防毀防盜管護體系,有效防止毀林行為。將未成林地管護、中幼林撫育、封山護林、森林限額采伐、依法治林等管護方式有機結合,落實人員巡護、林緣拉網、設立封禁標志,加大鄉土闊葉喬木樹補植補造力度,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和管護隊伍建設,嚴格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未成林地管護補助兌現,穩步推進森林管護工作。同時,認真執行“十三五”采伐限額,規范征占用林地、林木采伐、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依法依規嚴厲打擊盜砍濫伐、違法占用、損毀林地行為,鞏固了生態綠化造林成果,確保生態安全紅線,有效釋放了生態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