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費者回流,李厚霖看好國內鉆石消費市場
2017-02-23 12:13:28 來源:魅力中國
不久前貝恩咨詢發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國內奢侈品消費3年來首次呈現上升趨勢,同比上漲4%。相比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海外消費,本土消費增幅超過前者5個百分點。可見中國奢侈品消費回流已成趨勢。
恒信鉆石機構董事長、I Do品牌創始人李厚霖表示,“隨著奢侈品消費潮本土化、珠寶市場規范化、銷售渠道的多樣化、以及消費者年輕化等變化,未來鉆石市場依然會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他還談了自己對鉆石市場的幾個看法。
本土市場需求強勁
戴比爾斯最新發布一份中國市場鉆石消費情況研究報告指出,美國現階段70%的居民擁有鉆石首飾,相比之下中國只有20%的城市居民擁有鉆石首飾,因此中國鉆石銷售市場還有很大開拓空間。
李厚霖表示,鉆石消費市場依然強勁,在供給端,全球最大鉆坯供應商戴比爾斯2016上半年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上漲31%,至1830萬克拉。另一家阿爾羅薩的銷售量同比上漲21%,至2170萬克拉。原鉆銷售增長意味著需求增長,上海鉆石交易所數據也證明這種趨勢,2016年前三季度,上交所成品鉆一般貿易進口14.97億美元,同比增長17.92%。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隊伍日益壯大,鉆石需求增速是供給增速的兩倍,從當前消費形式來看,未來十年,中國人鉆石消費占世界總銷售額的比例將增加到20%-25%,這會使得中國鉆石市場規模繼續擴大。
大環境持續趨好
李厚霖對行業的信心首先來自繼續趨好的中國經濟形勢。他認為,盡管中國經濟進入到中低速發展新常態發展,但穩重有升。城鄉一體化,一帶一路等政策都將持續提升居民消費水平。
另一方面,我國國家政策對奢侈品的相關扶持,將為鉆石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基礎與保障。2015年和2016年年初,中國政府先后兩次削減了針對包括化妝品、鞋子和服裝在內的產品的進口關稅。2016年4月,中國上調了針對海外購買的稅率。這些政策對奢侈品消費回流都起了關鍵作用。
加之近年來政府和行業協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及規范,為我國的珠寶首飾市場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制度平臺,對我國的珠寶首飾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推動市場良性發展、建立消費者信任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消費需求多樣化
一份針對1萬名中國城市女性進行的消費調查發現,48%的調查對象表示,與獲得一個名牌包、一次海外度假或一塊豪華手表相比,她們更希望獲得一顆鉆石。
李厚霖認為,鉆石對中國女性來說,已不再是一次性消費,消費者購買珠寶首飾的頻次在增加。除了訂婚、結婚,紀念日、生日的情感表達,鉆石也是女性心中首選。因此,恒信旗下情感品牌I Do自2015年底開始品牌整體升級,推出紀念日系類鉆石產品,主打婚后市場。
另一方面,伴隨著國民生活質量和自主意識不斷地提高,以及80、9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異軍突起,消費者更加關注珠寶首飾的個性化,希望珠寶首飾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體現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個性化消費浪潮的推動下,定制珠寶首飾成為一種時尚的選擇。I Do在明星定制領域已成行業領先,十年間,為孫紅雷&王駿迪、賈乃亮&李小璐等上百對明星藝人設計了結婚對戒及紀念日婚戒定制。
面對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國際奢侈品牌不會放棄進攻。L2 Inc咨詢公司亞太地區研究部門負責人丹尼爾•拜雷表示,“奢侈品牌正努力平衡各自的定價,旨在最大化地從中國消費者身上獲得他們想要的。” 1月份,歷峰集團宣布,在中國內地和韓國的銷售額攀升,助推該集團旗下亞太銷售額在第三季度增長10%,同時讓該集團整體銷售增長率翻了一番。
為了應對市場趨勢,李厚霖稱恒信在2017年將會繼續多品牌戰略,加大珠寶跨界布局的力度,優化產業布局,提升品牌影響力,并希望通過對自身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相關閱讀
- (2016-09-28)恒信鉆石董事長李厚霖:打造“互聯網+時代”奢侈品文化生態
- (2017-02-15)恒信鉆石李厚霖看2017珠寶新趨勢
- (2016-03-16)太平洋消費者買保險被誤導 全額退款沒商量
- (2016-05-09)買電視遭遇海爾售后連環騙,消費者很受傷
- (2016-07-13)圣牧高科現金儲值卡無法使用被消費者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