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端午產業“三變”看消費市場活力 快資訊
新華社長沙6月25日電 題:從端午產業“三變”看消費市場活力
新華社記者周楠、余春生、阮周圍
今年端午節期間,吃粽子、劃龍舟、掛菖蒲、插艾蒿、戴香囊等傳統習俗火熱,傳統民俗產品受追捧。記者采訪發現,端午產業在產品形態、產業鏈、興盛地域上發生改變,掀起消費的新潮流,折射出我國市場的旺盛活力。
(資料圖片)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屈子文化園,游客在制作香囊。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從“賣土特產”到“賣文化創意”
過去端午前后,湖南省汨羅市不少村民都會多包一些粽子,送給親鄰,或運到集市售賣。“汨羅堿水粽有特色,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村民李飛西告訴記者。
如今,傳統的汨羅粽子正走向工廠化生產。在湖南藍墨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忙碌著。“按標準化流程,熟練工只用10秒鐘就能包1個粽子。”公司負責人吳立滿說,告別一家一戶售賣土特產的模式,汨羅粽子的年銷量從5年前的400余萬元增長到如今的上億元。
《2023中國粽子行業消費與品牌現狀白皮書》顯示,端午節期間粽子消費人群達82.7%,2023年市場總量預計增幅在15%。記者采訪發現,在粽子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粽子種類也不斷豐富。具有傳統文化屬性的粽子廣受青睞,形形色色的文創產品層出不窮。
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近年來持續推出“國潮”版端午粽禮盒,不少文創產品不僅外形時尚、實用功能強,更將文化內涵巧妙嵌入,受到市場認可。
國家博物館此前聯合企業推出“七端陽禮包”,既包含西漢錯金銀云紋銅犀尊、中國傳統紋飾海水江崖紋等文化元素,又以可循環利用的彩繪國潮帆布包替代了一次性禮盒,美觀實用,受到消費者喜愛。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藝人向游客展示雕龍頭技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從“一季俏”到“四季香”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習俗之一。眼下正是收獲艾草的時節,汨羅市川山坪鎮芭蕉村的村民黃勇把艾草從地里收回來,就趕緊將其鋪在房前的空地上晾曬。“趁著好天氣快點曬干,有人上門來收,銷路不用愁!”黃勇告訴記者。
得益于汨羅江畔獨特的自然環境,汨羅出產的艾草品質好、出絨率高,是加工艾制品的優質原材料。
“端午文化里有家國記憶,傳承千年,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只在端午節前后火一陣子就沒了。”汨羅端午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徐瑯說。
近年來,這家企業立足地方特色,將古法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除了傳統的艾條、艾柱、艾草家紡制品等,還生產艾草茶包、香囊等,使艾制品從粗加工產品走向便攜化、精致化,讓艾草香味跨越端午,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全年可消費的產品。
來自京東的消費數據顯示,今年端午前夕,香囊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廣東、北京、四川等地的消費者熱衷互贈香囊。同艾制品一樣,香囊的火熱也不是短期的,正在從“一季俏”成為“四季香”。
近年來,文創香囊造型日益豐富,構思富有創意,既有傳統的粽子雞心形,又有走“國潮”路線的京劇臉譜、知名文物等造型。內含芳香中藥,外包裝以絲綢等優質材料制成,再以五彩絲線繡制各種蘊含傳統文化元素的圖案,小巧的可隨身佩戴,大一點的用作屋內、車內飾品。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何建華認為,五彩手繩、香囊、艾制品等全年走俏,背后是市場活力的顯現。通過結合消費者需求,更立體地發掘文化內涵,產業鏈持續得到延伸。
從“水鄉賽事”到“南舟北移”
端午期間,除了廣東、福建、湖南、湖北等地的龍舟競渡氛圍濃厚,黑龍江、遼寧、河北、新疆等北方地區的龍舟賽事也舉辦得風生水起。大連市第二屆端午龍舟挑戰賽吸引了25支龍舟隊參賽,帶動周邊餐飲、零售消費收入70余萬元。
“南舟北移”成為熱詞。空間上,過去在南方水鄉興盛的龍舟運動,正在向北移。時間上,劃龍舟時間從端午前后擴展至農歷六七月,甚至有的地方在中秋節前后還有龍舟賽事。
龍舟競渡火熱,生產企業也忙得不亦樂乎。
走進汨羅市九子龍屈原龍舟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抓緊加工一條長52米的木質龍舟。公司負責人許桂生告訴記者,從今年農歷四月開始,龍舟的訂單不斷增加,工人加班加點趕制龍舟,目前已經賣出200多條,完全超過了此前的預期。
今年65歲的許桂生,出生于“龍舟世家”,在傳承傳統制造技藝的基礎上,他不斷推陳出新。“隨著龍舟運動的推廣,‘南舟北移’的趨勢明顯,越來越多的北方群眾愛上了劃龍舟。針對新疆等地的市場需求,我們研發了旱地龍舟,客戶很喜歡。”許桂生說。
旺盛起來的市場需求讓龍舟市場行情水漲船高。許桂生告訴記者,12年前,公司龍舟年銷售幾十條,今年銷售預計能近300條。
“龍舟運動走向全國,跟龍舟運動的競技性強、聲勢大,入門門檻比較低,以及各地政府和民間對傳統文化的弘揚都有關系。經濟水平提高了,一些鄉鎮都有意愿組織龍舟比賽,把年輕人集中起來,在比賽中感受對家鄉的情感。”許桂生說。(參與采寫:王宜玄)
6月22日,在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新義村,村民在包粽子。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關鍵詞:
[責任編輯:xwzkw]
相關閱讀
- (2023-06-27)從端午產業“三變”看消費市場活力 快資訊
- (2023-06-27)全球新動態: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小懶貓寵物用品店無證經營獸藥案
- (2023-06-27)全球球精選!第一款基于 OpenAI 的 ChatGPT GPT-4 技術的冥想應用 Ogimi.ai: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冥想體驗
- (2023-06-27)十二星座對應的顏色 12星座幸運象征顏色
- (2023-06-27)亞太主要股市午盤漲跌參半 世界球精選
- (2023-06-27)巴薩官宣今夏首簽!曼城三冠王隊長免簽加盟 解約金4億歐
- (2023-06-27)53只國家級保護動物非正常死亡?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回應
- (2023-06-27)中牟縣廣惠街街道:社區全面行動 擰緊燃氣“安全閥”|天天快報
- (2023-06-27)港股5G概念股多數走高,小米集團漲超5%
- (2023-06-27)北京柏麗醫療美容門診部正規嗎?項目價格表及醫生簡介一覽
- (2023-06-27)重慶拍照,打卡南濱路江邊的俄羅斯方塊
- (2023-06-27)今日最新!中國三大運營商加入全球Open Gateway倡議
- (2023-06-27)開源中國獲7.75億元B+輪戰略融資,天際資本領投
- (2023-06-27)兩市連續兩日超4000只個股下跌,AI高位股持續退潮,發生了什么?|天天微速訊
- (2023-06-27)橫山區:發展重點幫扶產業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熱資訊
- (2023-06-27)工商銀行喜結良緣金條20克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6月26日)
- (2023-06-27)龍井明東邊境派出所“三個常態化”務實基層基礎工作-環球頭條
- (2023-06-27)濰坊市人民醫院專家為您解答:母乳喂養的好處有哪些?_世界速看
- (2023-06-27)億緯鋰能:擬新增約23GWh圓柱磷酸鐵鋰電池產能|速看料
- (2023-06-27)“治好了我的戀愛腦”...《消失的她》票房、口碑雙豐收!“泰國孕婦墜崖案”當事人:年輕人擇偶時要擦亮眼睛
- (2023-06-27)【世界報資訊】又到泡泳池降溫的季節!紅眼病、婦科炎癥……警惕這些“游泳病”找上門
- (2023-06-27)每日看點!昆明上榜“2023避暑旅游優選地”城市
- (2023-06-27)浙江有禮:“千萬工程”二十年 鄉風美 鄉韻濃 鄉歌甜
- (2023-06-27)浙江蘭溪法院以“智”優“治”,提供社會治理“新解法”
- (2023-06-27)世界速訊:SSD跌出白菜價 三星都撐不住:旗艦990 Pro已腰斬
- (2023-06-27)天天觀速訊丨多點遞交招股書,嚴重依賴物美系
- (2023-06-27)2023全球智博會上,同盾科技榮獲“中國人工智能年度十大創新企業”
- (2023-06-27)焦點熱門:人社知識知多少:職工如何領取企業年金待遇?
- (2023-06-27)黑鹿品牌新戰略發布:露營進階裝備,選黑鹿|環球動態
- (2023-06-27)熱文:怡心湖唱主角,7月19日成都將拍賣11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