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全國人均存款曝光!這個城市最高,27萬!遠超上海
最近,#真的要開始存錢了#的話題沖上熱搜。從官方數據也可以看出,老百姓存錢的熱情高漲。
央行最新金融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而去年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6.26萬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前3個月就增長了去年全年將近6成的規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龐大的居民存款來自于哪些地區?從人均住戶存款來看,北京、上海高居榜首,其中北京的人均存款接近27萬元,上海人均存款超過21萬元。對此,不少網友感嘆,我的存款去哪里了?
銀行不差錢,人們愛存錢
近日,央行發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同比多增4.54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9.9萬億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64%,這一數據相當于2021年全年住戶存款新增的總量。同時,9.9萬億元也是2022年全年住戶存款增加值的55.49%,這意味著僅今年第一季度,居民新增存款就超過了去年的一半。
龐大的居民存款來自于哪些地區?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2022年末,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深圳除外,下同)的本外幣存款規模遙遙領先,超過32萬億元,是國內存錢最多的地區。其次是江蘇、北京,本外幣存款余額均超過了20萬億,而浙江、上海正在接近20萬億。
在住戶存款方面,廣東依舊位列第一,住戶存款規模超過11萬億,是國內唯一邁過10萬億存款門檻的省份,事實上,從居民存款的角度,也再次印證了廣東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
江蘇以9萬億的存款規模緊隨其后,另外,浙江、山東均超過8萬億。河北、四川、北京、上海的住戶存款在5萬億~7萬億之間。
而從人均住戶存款來看,北京、上海高居榜首,其中,北京的人均存款接近27萬元,上海人均存款超過21萬元。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
儲戶想存錢,而銀行“不差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6家國有大行及7家已公布2022年年報的股份制銀行吸收客戶存款合計超150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16.67萬億元,增速達到12.4%,創下歷年新高。如果按照總人口14億來計算,相當于去年國內每人多存了1.2萬元。
不少年輕人正愛上存錢。據中新經緯報道,小張去年剛剛大學畢業,剛開始她把工資用來買中高風險的基金,后來發現收益不太好,業績波動也大,今年便把大部分錢退出來存卡里了。“今年才開始把錢存銀行,存得不多,但是看著卡里的錢一點點增長,安全感也越來越足。”
至今已經畢業十年的90后李慧從小也深受父母影響,每次一發工資就立馬抽出70%轉到一張專門用來儲蓄的卡上。“我經常會打開手機看自己的余額,剛畢業那幾年一看余額就感覺有點焦慮,現在這幾年看著余額感覺開心多了。可以這么說,睡前看一眼余額,睡覺都更香了。”
不過,她也坦言,70%的儲蓄比例意味著必須壓縮生活質量。“在各大網絡平臺薅羊毛是我的主要休閑娛樂活動之一,家里的衛生紙、杯子、洗發水、沐浴露等幾乎都是薅來的。除了推不掉的聚餐,我也從不在外面吃飯。畢竟在外面吃一頓飯的錢,夠買一周的菜了。除了貼身穿的衣物,家里大部分物品我都從二手平臺上買。”
▲網友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存錢計劃和攻略 來源:社交媒體
“存錢確實能帶來安全感”
人們為什么更愛存錢了?據都市快報報道,95后小徐也已拾起了父母輩“存錢”的傳統,平日里花錢不再大手大腳。她說,“現在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真覺得應該好好存錢了。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存錢確實能帶來一部分的安全感。”
據中新經緯報道,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整體來看,居民儲蓄的持續增加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較大,一是防御性存款增長;二是疫情對消費場景影響較大,居民消費需求受到壓制,消費支出下降,儲蓄增多。此外,近期資本市場持續波動,也使得居民投資意愿下降,部分投資者將風險較大的金融資產轉換為儲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445531670
需關注的是,存款利率正在不斷調降。2022年,銀行業出現兩次存款利率下調。第一次是2022年4月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鼓勵中小銀行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這一要求并非強制,但作出調整或將對銀行宏觀審慎評估(MPA)考核有利;第二次發生在2022年9月,彼時多數國股大行自發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而近期,河南、湖北、廣東等多地的中小銀行發布公告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以河南農信系統多家銀行為例,最新調整后,100萬存款定存一年利息降減少3500元。
一邊是儲蓄增加,另一邊消費復蘇似乎踩了下剎車。4月11日,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出爐,平均比上年同期上漲1.3%。其中,繼春節“報復性消費”的1月CPI同比上漲2.1%后,2月、3月的CPI漲幅連續回落,3月同比漲幅更是跌破“1”,降至0.7%。
據中信證券測算,2019年以來我國居民共積累了10.8萬億元超額存款。其中,疫情期間消費下滑貢獻約4.9萬億元,房地產銷售下滑貢獻約3.0萬億元,理財回表貢獻約2.6萬億元。尤其是去年,住戶存款暴增了17.8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龐大的居民存款如何轉化成為消費是當下討論的熱點。
遠東資信研究員馮祖涵在研報中表示,當前有觀點認為高額新增存款可以轉化為消費。但這屬于本末倒置,存款變動屬于收入與消費變動的被動結果。提振消費的源動力并非存款,而是收入增長。
馮祖涵認為,如果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勞動力市場有所改善,居民收入增長回暖,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速回升,自然會帶動消費需求擴張。
編輯|盧祥勇 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第一財經、都市快報、中新經緯
關鍵詞:
[責任編輯:xwzkw]
相關閱讀
- (2023-04-14)焦點觀察:全國人均存款曝光!這個城市最高,27萬!遠超上海
- (2023-04-14)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9%
- (2023-04-14)每日頭條!注冊號營業執照怎么注銷
- (2023-04-14)王家渡攜手59個世界冠軍獲得者楊楊共創行業新標準
- (2023-04-14)第二屆千百季家庭園藝植物保護論壇上海舉辦 聚焦養花美好生活
- (2023-04-14)MuMu模擬器崩壞學園3教程是什么? mumu模擬器電腦版怎么用?
- (2023-04-14)觀熱點:二氧化氯粉商品報價動態(2023-04-14)
- (2023-04-14)中國社會組織在人權理事會積極發出民間聲音
- (2023-04-14)全球熱資訊!國軒高科:碳酸鋰原材料價格下跌,帶來產品成本的降低,銷售毛利率水平提升,對公司產品毛利提升是有利的
- (2023-04-14)天天快播:在當當網和卓越亞馬遜網站搜索同一種產品_卓越當當網網上購書
- (2023-04-14)屬蛇2024年有添丁之喜嗎 有沒有子女運
- (2023-04-14)大批“咖喱味”iPhone要來了!印度制造iPhone占比快接近十分之一
- (2023-04-14)2023年度重點立法任務部署 包含四個方面
- (2023-04-14)國家統計局:4月上旬生豬(外三元)價格環比下降3.3%
- (2023-04-14)51talk年報背后,教育出海是個好生意嗎?
- (2023-04-14)全球頭條:曼聯目標弗林蓬:不知道什么時候決定未來,現在我專注于勒沃庫森
- (2023-04-14)世界報道:翟欣欣第五次征婚?世紀佳緣:謠言,平臺已將其拉黑
- (2023-04-14)4月13日基金凈值:嘉實資源精選股票A最新凈值2.5976,跌0.82%
- (2023-04-13)世界視訊!月光下的樹林作文100字(推薦3篇)
- (2023-04-13)【除隱患 鑄平安】民警手把手教學,把錢從騙子手上要回來……
- (2023-04-13)中國現行有效環境標志標準達109項
- (2023-04-13)大學生上課開網店忘注銷,9分錢包郵垃圾袋賣爆,當事人:飛來橫禍,還得倒貼保證金
- (2023-04-13)世界微速訊:跨國企業為何持續“加倉”中國市場?
- (2023-04-13)美國800多家公司非法雇傭童工 有屠宰場讓100多名兒童通宵工作
- (2023-04-13)全球報道:大燈組有所調整 新款特斯拉Model 3諜照
- (2023-04-13)2023年4月北京平谷區燕谷嘉苑公租房協助登記時間及地點
- (2023-04-13)太平洋金生無憂成人版重疾險怎么樣?從保險責任、保費和優缺點來看 熱頭條
- (2023-04-13)觀熱點:靈堂對聯和春節有何區別挽母
- (2023-04-13)朋友店里開業送什么禮物
- (2023-04-13)天天報道:【省運會動態】省運會青少年組高爾夫比賽火熱進行